近年登山事故屢屢登上媒體版面,引發各界關注,部分主關機關更將急救證照列入地方自治條例中做規範,使得這話題不僅在登山社群熱議,急救認證課程種類與適用族群也值得了解。

野外急救 VS. 都市急救
簡單說明兩者最大差異在『病患送達醫療院所所需時間』不同。凡救護單位接受到病患之求救起至使用任何救護運輸工具,將病患送達最接近之急救責任醫院所需時間通常5、10分鐘 或是一小時內,此範圍就適合實施都市急救術。
反之,病患的運送需耗時一兩小時以上、甚至數日,此時就適合實施野外急救術。野外急救常伴隨著更多困難條件的限制,而克服這些困難,且做好長時間的病患管理, 也就是野外急救術的培訓重點。
- 嚴苛的環境:戶外日曬高溫、多變的風雨氣候、入夜低溫、抑或高海拔環境。
- 運送時間長且困難:崎嶇的地形、長距離的路徑,考驗急救者運送方式的選擇與實施。
- 人力、物力缺乏。
野外急救認證
在全球各國都有野外急救組織推動相關課程,課程遍及學院、大學、醫學院、戶外探險公司、農村救護車服務、私人企業以及政府機構。野外急救課程包含基礎野外急救(Wilderness First Aid)、進階野外急救(Wilderness Advanced First Aid;WAFA or AWFA)、橋接課程 (Bridge- WFR) 、第一反應員(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WFR)、繞口的縮寫名稱難免令人困惑,以下就國內較常聽到的前4種課程做個簡表介紹。
名稱 | 訓練時間 | 效期 | 延展 | |
延展年限 | ||||
WFA | 16小時/2天 | 3年 | ||
分段取得 WFR | WAFA or AWFA | 36~40 小時/4天 無須先取得WFA證書 | 3年 | 可參加WFA |
3年 | ||||
WFR-Bridge | 36~40 小時/4天 需有WAFA效期內證書 | 3年 | ||
直接取得WFR | 只少70小時/5~7天 | 3年 | 可參加Bridge 及 WFR 後三天之課程做為展延 | |
3年 |
- 基礎野外急救WFA課程適合短期一兩天內的戶外活動者。
- 進階野外急救(WAFA / AWFA)適合重度熱愛戶外活動的愛好者,與成為戶外領隊嚮導的課程。
- WFR-Bridge為WAFA/AWFA晉升為WFR的橋接課程。
- WFR野外急救一線反應員,適合戶外領隊嚮導、戶外教育指導員、搜索救難人員、以及野外研究人員。

不論取得的是合等級的急救證照,也不論主管單位是否將要求,登山者自主做好登山風險管理、備好合宜的救護知識與能力,就是對人身安全尊重、也是對自己與同行隊伍負責任的表現。
參考來源:
請問在海外剛拿到WFA可以回台灣複習一次同樣課程嗎?
您好
可以的喔,不過建議您可以考慮上WA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