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探險 Adventure Taiwan 的故事

“Let People Go Adventure!”

我們從未停止探險的腳步,因為探險使我們茁壯!

艾格探險成立於2012年,專精在戶外活動帶領與技術訓練,同時也依據客製需求進行規劃與執行。團隊夥伴皆是長時間從事攀登或戶外教育訓練之相關工作,除了擁有豐富經驗外,也持有國內外相關執照。

此外,艾格探險除了有經驗非常豐富的夥伴們之外,每個課程、活動或專案執行,皆在安全與保護環境為前提條件下,盡力達到客戶的目標與要求,也讓客戶能在過程中享受接觸自然的樂趣。

2018年起,艾格探險通過教育部體育署的審定,成為山域嚮導訓練暨檢定的授權機構,也是台灣唯一一間能開設登山、攀岩、溯溪(溪降專長)與雪攀等四類嚮導訓練與檢定的機構,期盼將多年的國際訓練經歷與實務工作經驗傳承訓練給台灣山域嚮導。

艾格探險(Adventure Taiwan)專注探險精神的實踐,將興趣與職業結合,在工作中享受樂趣,成為快樂的探險者。我們也將這樣的精神,傳遞給每一位參與我們的夥伴,享受冒險的刺激,一同探險未知的領域!不僅是從事探險活動、享受自然,而更能在旅程中學習並獲得豐富的收穫歸來!

艾格探險(Adventure Taiwan)除了依據代表性國際機構的規範來制定各項探險活動內容及訓練課程架構外,我們更講求良好的風險控管,以落實安全第一為目標,同時在探險與訓練的過程中,透過現地實物、親身體會的方式,達到實地學習的目的,進而瞭解自然並尊重、愛護這片蓊蓊鬱鬱的山林及美景。

『注重國際標準;強調安全第一;講究實地學習;落實環境倫理。』

將推廣山野教育、提升登山技術、促進活動安全與倡導環境保護列為艾格探險(Adventure Taiwan)經營理念的同時,我們更期盼能將自身所獲得的國際經驗與技能,透過多樣化的課程與活動傳承給台灣的探險者;再藉由艾格探險的國際經驗發展與國際相關組織合作的機會,更可讓台灣探險者能就近獲取國際新知、技術外,也盼望艾格探險成為台灣具指標性的訓練機構,訓練攀登人才、山岳嚮導與專業指導員....等山岳運動人才,進而提升戶外探險產業的競爭力與專業力。

艾格探險團隊成員

艾格探險秉持著小而美的品質,採取1:6~8的嚮導/指導員與夥伴比例,除了能更仔細的照顧參與的夥伴們外,同時也能有更充裕的時間與夥伴們交流戶外經驗。 在從事戶外活動過程中,有許多未知的自然風險,因此嚮導/指導員們皆領有國內或國外相關嚮導執照,同時也持有美國國際野外醫療協會(或同等級)的野外急救證照,提供了攀登團隊更高的安全保障。

營運團隊

星雯(Edgar)
技術總監

張星雯(Edgar)的登山啟蒙是在2000年就讀屏東科技大學時期,在學期間他熱衷於中級山探勘與技術攀登,曾入選第一屆的南北山徑古道縱走隊員由台北福山縱走至屏東老七佳。2007年時,為了成為全方位攀登家與山岳嚮導的夢想,前往加拿大湯姆森河大學攻讀為期兩年的Adventure Guide Diploma。2011年獲選第一屆歐都納全球14座八千探險計畫返國至今,雖然當時沒有成功登頂,但也決定留在台灣貢獻加拿大所學與多年經驗,訓練更多位的專業嚮導。

慧芳(Eva)
行政秘書

陳慧芳(Eva)接觸山林起始於合歡群山及奇萊北峰,之後便愛上戶外獨有的翠綠草原、白靄靄雪地以及湛藍的天空。為了拓展自己的視野2018年起迄今陸續造訪尼泊爾EBC & GOKYO LAKE、日本雪訓、雙橋溝冰攀、澳洲塔斯馬尼亞攀岩。近年來了解綜合能力的對於戶外人的重要性,2024年WFR野外急救證書、初級個人繩索救援及乙級樹攀指導員等資格,未來也會持續深化各項能力,期許自己更自在、更安全的在戶外遊走,因為探索的旅程,不會停歇。

千瑈(千千)
運動防護員

劉千瑈(千千)畢業於運動醫學系,從小就是個標準的運動咖,熱愛各種運動挑戰,也關注身體如何運作、如何預防傷害。2020年,開始擔任運動防護員,為運動員提供傷害預防、即時處理與運動表現提升的專業服務。因為疫情的關係偶然接觸到戶外活動,從此愛上山野的寧靜與自由,並開始探索戶外運動的世界。我希望透過專業的知識與經驗,讓更多人能在運動中獲得快樂,享受運動的過程,並且擁有更長久、更健康的運動生涯!

山域嚮導團隊

元植
體育署 攀岩嚮導

張元植(1998-2024)對山的熱愛始於國中時期,第一次百岳之旅雪山是在國一,也讓山成為生活中少不了的元素。因為好奇高山在四季不同的面貌,開始接觸雪地訓練領而略了另一種高山美景。國三時,受啟蒙教練的帶領,前往北美的麥肯尼峰進行首次的海外遠征;從此,那冰天雪地的巨峰就深深烙印在心中,也成為往後生命的主軸。2011年起,多次參與歐都納八千米攀登計畫,於2014年完成個人首座八千米登頂,同時期許自己成為全能型的攀登家。

鎮魁
體育署 攀岩嚮導

郭鎮魁(JK),因1998年名噪一時的獅子座流星雨,而對浩瀚的星空及大自然的一切所吸引, 也因此與戶外活動結下不解之緣。大學時因攀岩課開始接觸攀岩,期間以運動攀登及抱石為 主。2013年開始接觸傳統攀登,別於運攀,傳攀使人更貼近岩壁,不只攀登時與內在自己的 對話更與岩壁、大自然對話。同多數攀岩者,以攀登大牆(Big wall)為目標,進而積極學習繩索、攀登技術與不斷累積攀登經驗,並取得LNT Trainer、野外急救與體育署攀岩嚮導證照。

更多介紹
千豪
體育署 登山嚮導

王千豪(Lupo)因對於攝影的熱愛而踏入山林,希望紀錄下更多樣化的山林樣貌以及人與大自然間的故事,也因此深入探究登山領域,學習各種山域技能與領導帶隊的能力,進而成為了台灣登山嚮導以及登山課程講師。熱衷於自由自在探索山林的美好而穿梭於百岳與非傳統路徑的探勘路線上,也希望藉由自己的鏡頭以及登山教育能將熱情感染給學員並引導學員以更正確更安全的方式探索自然,更期許自己對山林的投入能讓台灣的山域環境更加完善美好。

茂丞
體育署 登山嚮導

王茂丞(阿茂)因緣際會開始探索山林後,即熱愛大自然沈浸在戶外活動中,除了參與戶外運動外,也陸續進修相關技能,例如:登山、攀岩與雪攀。目前除了是一位體育署登山嚮導之外,同時也是家族茶園主理人。著迷於戶外運動和大自然的魅力,將戶外活動時帶給自己的美好,親身實踐經營在這塊土地。他同時為艾格探險登山嚮導訓練講師,希望藉由帶領學員進入戶外,傳達正確的觀念,共同分享成長。

峻毅
體育署 登山嚮導

蘇峻毅(蘇蘇)受到熱愛登山的父親影響,在大學要畢業時開始登山。2019年完成約翰繆爾山徑(John Mule Trail)健行後開始兼職登山嚮導,陪著客戶走進山林的同時,也用鏡頭紀錄眼中的自然。於宜蘭工作後開始接觸抱石、運動攀登、傳統攀登,並逐漸累積高山、雪地攀登的學習與經驗。期望在持續訓練與實踐的過程中,能盡情享受這領域所帶來的愉悅與經驗。並能影響周遭的親朋好友一同走入這美好的世界。

人誌
溪降嚮導

鄭人誌(Rich)因定期的海外自助旅行,愛上對戶外探險那未知的好奇,為了滿足這份好奇和親眼看到更多壯觀的景色,開始從事登山、雪攀和溪降...等相關戶外活動。「山谷」之中充滿魅力,而普遍登山只能穿梭山林之間,卻無法一探峽谷深處的景色,溪谷多變的地形,永遠不知道這次會遇到怎樣的水流和地貌,難有重複性,增添了新鮮感,令他更想一探究竟,於是目前積極於溪谷開發與溪降(峽谷探險)訓練。

冠澔
溪降嚮導

杜冠澔(Marcus)因為朋友的邀約,一同前往著名的『南二段』,從此便開啟了戶外活動的生命篇章。曾經在戶外裝備銷售的產業,陸續接觸了攀岩、溪降、露營、冰攀與滑雪等等多元的戶外活動,也參與了美國溪降協會嚮導訓練。比起逐步向上探尋極限,更喜歡順勢而下的垂降時的專注自我的氛圍,享受在那個當下,山與溪谷的豐富變化,同時不斷探尋在山水間更自在、更放鬆的自己。

孟鑫
溪降暨攀樹講師

郭孟鑫(Adam)戶外從事教育工作超過10年,在戶外工作與生活。 繩索挑戰場是一切的起源,在這愛上戶外徜徉天地自由空氣的感覺。 為了更接近戶外,拉著朋友一起往外跑,幾年下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從自己玩到帶著大家一起從事戶外工作。 101年時,開始進行有系統的繩索訓練,自此離不開跟繩索有關係的事項,從工業繩索到運動繩索,從陸地、水域到高空總是活躍的變換著。

承修
溪降暨攀樹講師

是位服務羅浮、童軍團長及木章持有人,因羅浮探涉活動,開始登山、獨木舟、攀岩、定向越野、攀樹與溪降等戶外活動。最自豪的一件事,是讓童軍伙伴在同一個時間踏上五嶽的山頂,透過視訊與在英國舉辦的童軍百周年大露營營地連線。目前為體驗教育的工作者,最喜歡的一句話「Too much safety results in killing students' souls, Too little safety results in dead bodies」。

滑雪指導員團隊

瑤琦
CSIA Level 2雙板指導員

陳瑤琦(Roger)雖為中文系畢業,也對各種運動充滿興趣,因工作接觸各類運動,也進一步學習與考取證照。主播生涯的一半時間中,都在體育圈子裡打滾,喜歡登山與玩水更熱愛滑雪。不論是雙板或是單板,都愛上那滑不溜丟在雪面飛馳的暢快享受。因為工作的緣故也喜愛攝影,透過手中的相機鐹錄影機,紀錄下這些不同環境中的美妙特刻與所有的朋友分享。

俊逸
CSIA Level 1雙板指導員

熱愛運動的黃俊逸(Bruce)曾經是一位台灣自行車好手,代表過國家去日本沖繩(OKINAWA)參加公路賽。2012年接觸了滑雪運動並積極考取滑雪指導員,從此之後就非常喜愛滑雪運動及熱愛滑雪教學。他擁有多重的身份,平時除了是單車店的小當家之外,冬季是一位滑雪指導員,春、夏、秋季則是一位滑草選手,一年四季都在滑,(滑)腳步尚未停歇。